江苏动力电池产业位居全国领先位次,吸引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锂电等多家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进驻。记者近日采访获悉,江苏动力电池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多家企业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优化产业布局,抢抓发展新机遇。
动力电池产业强劲增长
(资料图片)
今年1月至9月,我国汽车销量达1947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110%,市场占有率达23.5%。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到整车成本40%左右的动力电池也迎来发展机遇期。
江苏集聚有锂电池及关键材料装备企业160余家,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比“TOP10”企业中的8家均在江苏设有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江苏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功能辅材、制造装备、测试认证等关键领域已积聚了一批国内细分市场“TOP5”企业,产业链条完整度达到92%。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产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招工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和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高确定性赛道成为江苏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锂电池产业总产值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84.6%;电池产销分别为84.80GWh和79.72GWh,同比增长77.9%和82.0%。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江苏220个省重大项目清单里,有11个涉及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随着这些新项目的落地投产,江苏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科技创新成比拼焦点
不久前,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计划研发千公里以上长续航固态动力电池并应用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车型上。
“目前,我们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上已取得多项突破,正在加快产线建设为后续上量做准备。”清陶能源总经理何泓材说。
一段时间以来,磷酸铁锂与三元锂是动力电池两大主力发展线路,但受镍、钴等原材料价格高企,市场对动力电池兼顾安全性、比能量和成本的需求越来越高等因素影响,探索新技术路线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
蜂巢锂电近日发布,公司全固态电池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完成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的研发,其采用的硫化物技术路线已具备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公斤级自主合成、固态电解质膜连续化制备、全固态软包电芯组装,以及新设备开发等自主研发能力。
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第三位的中创新航,推出One-Stop电池技术与产品,通过超薄壳壁,多维壳体成型,多功能复合封装、原位无尘装配集成等技术,使电池结构重量降低40%,零部件数量减少25%,生产效率提升100%。
多位受访企业家告诉记者,随着国内动力电池“T瓦级”时代的到来,相关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比拼的重点;但也有不少企业家认为,动力电池技术的迭代或许并非想象中那么快,新老技术路线并行将是长期态势。
“动力电池产业前景向好、发展空间巨大,催生市场中多条新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做大蛋糕,但再好的技术也必须经受住市场检验。”中创新航副总裁王小强表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项目大量上马,看似产能总量很大,但适销对路的产品依旧供不应求。
多家企业选择加速扩张
记者采访发现,多家江苏动力电池企业已纷纷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政策资源,从发展锂电行业来看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挖掘的。”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去年至今,该公司已先后在四川遂宁、成都、达州和江西上饶等地签约建设发展基地,覆盖动力电池的生产、研发、“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产业园等。
此外,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加大扩张力度。龙蟠科技在四川遂宁建设储能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中材科技在内蒙古设立锂膜制造基地。
记者了解到,动力电池生产涉及一次烘干、两次化成等程序,最后出厂还要带30%电量,整个流程下来能耗较高,这也成为一些企业加速扩张的重要原因。
“西部地区绿能丰富,一旦形成产业集群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王小强说。据悉,中创新航投资“百亿级”在成都打造的项目进展顺利。
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凯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张将是一个趋势。对于江苏来说,应该将更多的创新资源优先投入到科技创新上,在优质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后,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