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运最大核电站全面投产,也标志着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取得了全新跨越。来自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大核电基地总体运行平稳,发电量稳中有升。据统计,今年1—5月,全国累计核能发电量为1663亿度,较2021年同期上升4.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东是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最多的省份,从2021年底开始,位于广东的大亚湾、阳江、台山等多个核电基地,在满足系统安全和电力平衡的基础上,按照多发、满发的原则,合理安排调度计划,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今年一季度,大亚湾核电基地上网电量113.72亿度,同比增长4%,阳江核电基地上网电量113.13亿度,同比增长17.33%。
中广核阳江核电副总经理 杨剑兵:全厂6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及检修工期优化,实现了一季度上网电量较大幅度增长,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在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6台机组正在稳定运行。数据显示,连云港市今年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为144.09亿度,同比增长34.3%。其中,核能发电量占比达95.7%。
中核集团江苏核电维修总经理 刘永生:今年一季度,田湾核电站1到6号机组发电量13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5%。预测今年上半年发电总量达254.58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共54台,总装机容量达到5581万千瓦,居全球第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五月,全国核能累计发电1663亿度,较2021年同期上升4.5%,高于全国同期发电量增速4个百分点,占全国同期累计发电量的5.1%。核电机组数量增加、政策扶持以及核燃料供应稳定是核电发电量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廷克:今年一季度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同比增加了三台,容量增加了339万千瓦,同比增长6.6%。核电基本享受了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电,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的鼓励政策。核燃料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原料供给可控,替代性强,核电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提供高品质的电能。
核能发电:保障能源供应的“压舱石”
核能作为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是我国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重要选项。同时,核电具有长期连续稳定提供电力的特性,对保障能源供应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核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占地规模小、长期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例,每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约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重要力量。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廷克:与燃煤发电相比,每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以等效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以上,碳减排效益显著。核电可以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较大规模地替代燃煤发电以及燃煤供暖、供汽、制冷,开展包括海水淡化等这些绿色的综合利用。
据介绍,一台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每年消耗燃煤百万吨以上,而同等规模的核电机组每年消耗核燃料仅数十吨,核燃料装载后可以连续发电,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里不需要更换或者补充新的燃料。同时,由于核燃料用量小,核电站可以充足储备,所以不受燃料运输、环境气候等问题的影响,对于保障电力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有效。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廷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这样的一个局面,天然铀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长期储存,核能作为高效稳定的大型支撑性能源,将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及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未来,核能在我国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可占全国发电量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