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发挥协同作用,打造行业生态
聚焦主业 带动上下游转型升级
(资料图)
立体仓库自动扫码入库,系统分配货位;出库时,立体仓库根据订单找出产品并送到对应出口,工人仅需操作叉车装车即可……走进拥有12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一座34米高、上下共12层的智能立体仓库正在有条不紊地高效作业。
这里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56号,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曾经,空间小限制了厂区发展,300多个啤酒品种的堆放和存取,主要依靠人工,耗时耗力。2022年,经过数字化改造,老仓库存储量从原来的5万余箱变为50余万箱,提高约9倍。
通过“灯塔工厂”流程再造的青岛啤酒厂效率提升,不仅体现在仓储物流上,生产一线的变化也非常明显——生产车间几乎见不到工作人员,流水线上,啤酒罐经传送带快速移动,机械臂、机器人各司其职,地面自动送料小车忙碌穿梭。
“我们的工厂兼具历史悠久与技术先进两个特性。”青岛啤酒厂副厂长赵维成说,酒厂运用数字化手段,建成包装产线管理等七大智能管理系统12个应用场景。通过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融合,近3年厂区碳排放密度降低48%,智能产线单日平均产量提升60%,成品出库效率提高50%。
老品牌焕发活力,除了推进流程再造,厂里还积极吸纳工业旅游元素,赋能产业融合。
时值暑期,青岛啤酒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游览体验。沿着参观路线,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的创新魅力。
“青岛啤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介绍,坚持守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青岛啤酒不断迭代升级,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智能制造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大生产与小订单矛盾统一的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驱车来到平度市,沿青啤大道一路向前,就是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起初,接到私人定制15箱的小批量生产需求,青岛啤酒三厂犯了难:啤酒生产线一小时出酒9万罐,一秒就是25罐,一般完成30箱酒的时间用不到半分钟,15箱这么少怎么生产?
打通制罐、销售、物流等上下游数据,升级智能分拣系统……生产链条上的各要素都经历了迭代。作为“链主”企业,青岛啤酒发挥协同作用,带动玻璃瓶、易拉罐、纸箱等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起,山东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将生产线数据与青岛啤酒开放共享,实现上游啤酒罐与下游生产线的无缝对接,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产品库存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金周转率。
不仅如此,青岛啤酒的轻量瓶需求以及高端产业布局,还带动了啤酒瓶供应商青岛荣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我们将对3个车间生产线进行改造,再加上正在进行前期布局的20万吨玻璃瓶扩建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产能将增加到110万吨。”公司销售总经理梁福平说,“公司对绿色低碳发展也有了更多规划,目前已经与提供轻量瓶智能环保生产设备的公司审签完合同。”
据统计,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已助力平度市引进11家产业链配套企业,本地产业链配套率达到80%。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2年,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807.2万千升,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6.65%;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7.6%。2016—2022年,青岛啤酒营业收入合计增长23.2%,净资产收益率由6.43%增长至15.3%,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高质量增长。
“青岛啤酒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不断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通过科技创新走在前、数字化转型走在前、产业升级走在前、两业融合走在前,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创造高质量发展实绩。”黄克兴说,站在成立120周年的历史节点,青岛啤酒将继续聚焦主业,打造行业生态,发挥在产业链上的带动引领作用。(本报记者 刘文波 吕 莉)